User Icon

 /  ENG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東亞藉綠貸助企業綠色轉型 GSF貸款逆向升 「棕色行業」嚴批核

19-12-2023

東亞銀行批發銀行處主管區偉權表示,集團今年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顧問團隊,包括與認可的綠色外部評審機構合作,為中小企提供簡易版綠色認證服務,減低中小企綠色融資負擔。(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金融(GSF)成為銀行業大趨勢。東亞銀行批發銀行處主管區偉權接受訪問時表示,即使今年貸款市場受加息因素影響較為淡靜,但該行綠色貸款和債券投資仍穩步增長,未來將提高綠貸佔整體貸款的比例,持續推動企業進行綠色融資項目。

截至去年12月,東亞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貸款和債券投資總額為559億元,佔集團資產總額約10.9%,區偉權表示,今年該行的GSF貸款繼續穩步增長,截至今年9月底,有關比例已升至約14%,料今年底前可維持在這水平或以上。他解釋,受加息因素、地緣政治及通脹影響,企業投資較為審慎,整體貸款需求減少,GSF業務同樣受影響,惟有關貸款總額不跌反升,可見綠色融資市場需求龐大。

棕色行業轉型融資需求大

東亞銀行承諾分別於2030年及2050年前實現營運及融資淨零排放。同時,在融資淨零排放的路線圖下,東亞建立了集團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框架,用以協助鑑定綠色項目及限制棕色行業的再融資。

根據金管局指引,物業發展、能源、公用事業、運輸、建造、金屬和礦務及製造業被界定的高碳排放行業,即棕色行業。區偉權表示,該行已處理棕色行業的貸款申請時須通過較嚴格的評核,以管理有關風險。他舉例,該行會走訪部分成衣製造業,確保廠房的污水及氣體排放符合當地法規及國際標準,批出貸款協助企業更新設備並減少碳排放。

港綠色基建料增 帶動商機

他形容,棕色行業急需綠色轉型以達淨零排放,有關資金需求龐大。以本港為例,綠色貸款需求主要來自房地產開發行業,不少企業採用環保物料建築,亦需滿足各項綠色建築認證,亦有部分商業大廈業主在物業管理上減碳,例如更新樓宇設備等,隨着香港未來將有更多綠色基建項目,將帶動綠貸商機。

同時,據人民銀行估計,內地每年需要至少3至4萬億的綠色投資實現碳中和,區偉權指出,集團將支持如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產業等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並計劃提高綠貸佔整體貸款的比例,幫助更多實體經濟進行低碳經濟轉型。

按ESG績效表現調整貸息

於銀行GSF業務中,綠色貸款與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SLL)業務通常各佔一半,區偉權表示,綠色融資更趨多元化,東亞香港區的綠色貸款佔比較多,綠色貸款一般以項目形式批核,存在限額問題;而SLL資金用途沒有限制,通常為一般營運資金,只需要符合相關指標指引便可,相信未來SLL佔比會逐漸上升。

他解釋,該行將為SLL客戶提供諮詢服務,一同設定與ESG相關指標及貸款期間每年的績效指標,常見指標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佔比及員工培訓時數等,銀行將依照借款人的績效表現,相應調整貸款利率水準,除了雙邊貸款,金額相對較大的銀團貸款也可以申請SLL,以鼓勵企業邁向可持續發展。另外,該行剛與內地分行合作批出首筆社會責任貸款,為內地從事小微企貸款企業進行融資。

區偉權指出,因應供應商及客戶對綠色認證的要求,近年有更多中小企申請綠色貸款,在該行各企業規模中增長比率最快。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較受限於資源以及人才,對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認知比較少,所需綠色認證費用不菲,集團今年成立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顧問團隊,除了向企業提供綠色融資方案外,也提供ESG培訓及諮詢服務,以及與認可的綠色外部評審機構合作,為中小企提供簡易版綠色認證服務,減低中小企綠色融資負擔。

[ESG 環保‧社會‧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