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疫後首赴美參展 中藥冀爭國際認證 港展館涵16生科公司 科技園:盼重上國際舞台

27-05-2024

引正基因科技聯合創辦人及主席鄭宗立表示,期待透過參展令其研發的基因編輯治療技術進一步獲國際認可。(鄭律銘攝)

中心主任卞兆祥

【明報專訊】全球生物科技產業盛事「美國生物科技展覽會」(BIO 2024)下周在美國舉行,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聯同園區16間生物科技公司參展,是疫後香港首度再在展會設香港展館。InnoHK旗下「中藥創新研發中心」是參展公司之一,中心主任卞兆祥(圖)認為中藥在歐美市場的需求將會很大,但目前中藥的臨牀應用主要依賴數千年的經驗累積,期望可跟具國際水平的機構合作,按不同地區的藥物申請準則取得認證,推動中藥進入國際市場。率團的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接受本報訪問稱,冀將香港重新放上國際生物科技舞台。

明報記者 鄭律銘

「生命健康科技」是本屆政府提出發展的其中一項策略產業,今年BIO 2024將於下周一至四(3至6日)在美國西岸聖地牙哥舉行,科技園公司將在展會設1000呎展館,展示16間香港科企的研究成果,並與潛在伙伴作商業洽談(見另稿)。

中藥創新研發中心:

看好歐美需求 盼國際級機構合作

卞兆祥負責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將派員參展。卞接受本報訪問稱,相比傳統化學藥物,中藥進入國際市場具有一定優勢;他解釋,人體系統複雜,很多時疾病並非因單一靶點引起,而一般化學藥物主要針對單一靶點治療,有效但副作用明顯,中藥則可多靶點同時發揮作用,更免除副作用問題。他指中藥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方屬未發展市場,但預料歐美市場對中藥需求大,冀可發掘當地市場潛力。

但卞兆祥指出,與西藥不同,中藥臨牀上應用主要依賴數千年經驗累積,研發中心目標可跟具國際水平的機構合作,按不同地區如美國、內地、香港等的藥物申請準則,令中藥取得藥監機構認證以進入國際市場。他提到,中心有數款中藥在臨牀前研究或在臨牀測試階段,包括一款針對治療癌症病人慢性便秘的中藥,正在美國做第一期臨牀測試;一款治療免疫系統疾病的中藥正申請新藥臨牀試驗等。

元美藥業研無抗藥性抗生素

目標2026年臨牀測試

研發新型抗生素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元美藥業亦會赴美參展,該公司共同創辦人馬聰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與團隊早於2019年成功研發新一代候選抗生素,及後成立公司冀推動商品化。馬向本報稱,團隊已與上海醫藥成為合作伙伴,稍後在內地開展第一至三期臨牀測試,以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註冊。他稱,上海醫藥業務重心在內地,冀藉此行接觸國際投資者或跨國藥廠,助同步打入國際市場。

馬聰表示,抗生素在全球造成的抗藥問題嚴重,其團隊研發的新型抗生素無抗藥性,作為學者,他期望產品可盡快在全球落地應用,以應對問題。他透露團隊已於美國、內地、歐洲、日本就其新技術取得專利,下一步期望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目標今年內符合臨牀前候選化合物(PCC)標準,明年申請新藥臨牀試驗(IND),並於2026年內開展臨牀測試。

引正基因:美基因編輯領先冀合作

將隨團赴美的引正基因科技從事研發基因編輯療法,聯合創辦人及主席鄭宗立稱,其核心技術在於精準基因編輯,以及將有效分子遞送到目標細胞靶點,以治療心血管病、罕見遺傳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技術仍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鄭宗立曾在波士頓從事基因編輯研究,形容當地在相關領域較領先,市場最大、法規相對完善,當地投資者對基因編輯亦較有認識,他期望可藉參展接觸當地投資者,透過進入當地市場令其技術獲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