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明報專訊】不經不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明年將迎來建校10周年,副校長朱世平受訪稱,學校已連續8年是廣東省高考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其有着背靠香港中文大學的優勢,又在深圳這片「熱土」,更以國際化特色吸引到學生。他透露,兩校今年新開的「雙主修」計劃將不斷擴大,從明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會開始招收港澳台籍本科生。
明報記者 林迎
副校笑稱「我現在報考都進不來」
位於深圳龍崗區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2012年獲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辦大學條例》設立大學,2014年正式招生。該校副校長朱世平(圖)接受本報訪問稱,建校快將10年,已連續8年踞於廣東省高考錄取分數線第一位。今年該校共錄取1434名內地本科生,當中理科平均錄取最低分者,已是其所屬省份排前列1.5%內的尖子,文科更在0.7%以內,而在有70萬考生、高考競爭最激烈的廣東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錄取的最低分者更是理科前0.3%、文科前0.2%,生源質素創新高,也意味其極難考入。「具有指標意義的是,我們在浙江省分數線超過浙江大學,在江蘇省超過南京大學,在湖北省超過武漢大學,這樣各省的考生都知道,我們是在這樣一個層次。」朱世平笑說,「要是我現在來報考這間學校,我都進不來。」
尖子青睞兩原因:香港學位 地處深圳
朱世平解釋,能夠那麼受全國尖子青睞的背後原因正藏在校名裏,首先便是「香港中文大學」。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學創辦60周年,其國際地位很高,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頒發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既然是同等學位,那麼學術上要求絕對相同。任何課程、所有成績都要送去沙田覆核,通過後才發給學生」。朱世平說:「學術標準是我們的生命線,如果任何一個地方有漏洞,那我們就完了。」第二個受歡迎的因素是「深圳」,「深圳這個地方很神奇,不管做什麼,只要到深圳來,情况就不一樣」,朱世平說,深圳有開放的文化,五湖四海的人來到都覺得很舒服,「不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創造性會更高」。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目前從全國2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收本科生,多數按照高考分數錄取,當中廣東、浙江、山東、福建、江蘇及上海6省市為「雙軌制」,既有按高考錄取,亦有部分按「631」綜合評價招生,即高考成績佔60%,校方自辦的綜合評價測試成績佔30%,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佔10%。朱世平稱,高考有其公平性,但不是100%準確反映學生水平,「有的人考得很好,卻是書呆子」;而綜評試無法透過「操卷」練習,例如6個考生同時入場,由考官隨機分組,抽籤決定題目和所站立場,然後開始辯論,考官可從中觀察學生是否有領導力、創造力及溝通協調能力,「這些能力高考就考不出來。透過綜評試錄取的學生,雖然高考分數略低,但思維等綜合能力較強」,而這不代表走綜評試道路更易錄取,例如今年有2.5萬考生報名綜評試,最終只錄取925人,即平均每27人錄取1人。朱還透露,從明年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招收港澳台籍本科生,招生方式仍有待決定。
灣區辦學強調國際化 七成畢業生海外升學
香港中文大學60年前創辦之初強調中華文化,而如今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卻是高舉國際化大旗。朱世平說,在大灣區辦學一定要強調國際化,「當初教育部也是希望我們做些改革、要創新,辦出不一樣的大學」。他說,國際化亦是國家需要,「以前人們想的國際化就是學英語、學科技、做生意賺錢,這都是低層次的」,真正重要的是互相了解、尊重對方文化,「不僅語言聽得懂,意思也要懂,把(中外)兩邊厲害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據學校每年發表的應屆本科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每年平均逾七成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且多是繼續攻讀世界排名前50高校的碩士博士學位。
打通兩邊 讓沙田龍崗1+1大於2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二期校園早前已交付,現時在讀學生超過萬人。朱世平說,待音樂學院、醫學院工程完成後(見另稿),學生總數將達1.8萬,接近香港中文大學數量。他強調中文大學是「一個品牌,兩個校區」,不僅面積相若,亦同樣景色秀麗、依山傍水。今年開始,兩校合辦「2+2」雙主修課程,學生於4年學習期間,可於兩間學校修讀兩個主修專業,並於兩地輪換上課和實習,各讀兩年。朱世平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辦校10年,學術質量得到認可,且兩地各有優勢,需求亦不同,「(雙主修)以後會愈來愈多,把兩邊打通,讓沙田和龍崗的優勢1+1大於2,整個江湖地位就很高了」。
大學在灣區【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