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大亞灣核演習 首試掃描證件增效 測試政府應變 鄧炳強:核事故風險微乎其微

13-01-2023

「七號滅火輪」於2020年投入服務,船上具有處理核生化及輻射事故設備,為全球唯一獲國際機構「船級社」認證的核生化防衛船。(李紹昌攝)

撤離市民須接受輻射測試,如幅射水平有異常會安排即場洗消,包括到乾洗區抹擦,或到淋浴區濕洗,確保沒受輻射污染。(楊柏賢攝)

撤離的市民獲發載有個人資料的二維碼手帶,出入向人員展示可助準確記錄人流。(楊柏賢攝)

演習模擬大亞灣核電廠發生事故,急需撤離島上30人,其中一名男子撤離時右膝受傷。警員先到沙灘了解事主傷勢,救護員及後趕抵為男子簡單包紮。(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政府昨舉行大型跨部門演習「棋盤三」,測試政府對大亞灣核事故的應變能力。37個相關政策局、部門及機構代表參與,涉逾1400人,特首李家超主持行政長官督導小組,監督執行工作。演習中首次試用「電子傷者流動方案」,利用掃描器讀取身分證等證件資料,自動上傳紀錄系統增加效率,警方期望「方案」日後可於火災等大型事故應用。

李家超主持小組監督演習

演習模擬啓動大亞灣應變計劃及保安局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透過傳媒向市民發放緊急信息。保安局長鄧炳強表示,大亞灣核電廠安全標準高,發生核事故風險「微乎其微」,不過為確保政府具備應對核事故的能力及專業知識,以及展示政府在核應變上充分準備,繼2017年後再度大型演練,形容演練順暢。保安局邀請內地部委和海外、澳門及本地機構的專家觀察演習。

消防採用全球第一艘獲得「船級社」認證的民用生化輻核防衛船的「七號滅火輪」,加強應變能力(見另稿);警方正研發「電子傷者流動方案」,方便傷者登記,增加效率及更準確。

演習模擬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發生事故,其間懷疑有放射性物質經核電站釋放至空氣中,行政長官督導小組決定執行東平洲預防性質撤離行動,島上7名居民、25名旅客需要疏散,水警、警察快速應變部隊、消防處危害物質專隊、海事處及飛行服務隊等參與搜索,其間消防利用無人機的熱成像鏡頭及高解像度鏡頭,搜索島上居民;又用輻射探測儀,探測東平洲上空不同區域的輻射強度。

撤離居民其後乘坐水警輪至馬料水渡輪碼頭,登岸後登記並即場接受輻射測試,如市民幅射水平有異常,則會安排他們到乾洗區抹擦,或到淋浴區濕洗。

派手帶記錄傷者位置

警方提到,首次試驗「電子傷者流動方案」,以光學技術掃描器登記撤離居民。警方稱,過去處理大型事故主以紙筆記錄資料,處理需時,警務處去年起開始研究電子傷者流動方案,會使用掃描器讀取身分證、雙程證及各國護照等資料,並轉化成文字,自動輸入至紀錄系統,需時10至20秒。完成掃描後,市民將獲派二維碼手帶,二維碼內載有個人資料,出入期間向人員展示,系統便可實時狀况管理,包括準確記錄該人實時位置,有助提升部門協調及行動效率。警方稱期望能在是次演習中汲收經驗,並將「方案」應用於大型火災、嚴重交通意外等事故,令傷者資料能互通互傳,協助醫管局、消防、警方等部門掌握完善資訊,增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