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1
【明報專訊】疫情肆虐近3年,學童實體課時間減少。有學會調查發現,逾八成幼稚園及小學的家長和教師均表示疫下學童運動時間減少,運動量不足,促請政府帶頭增撥資源,支援學校改善體育場地及購買親子運動服務等,助學童在體適能及生活習慣上「追落後」。
調查:八成幼小家長教師感運動不足
家長:女兒難運動情緒平衡力變差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去年11月中發出「幼小學童的運動習慣與健康生活」問卷,訪問了865名幼稚園家長、536名小學家長、141名小學教師及111名幼稚園教師。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表示疫下學童運動時間減少,運動量不足;亦有逾六成小學家長及教師表示,因學童長時間用電腦而不想做運動。保良局黃永樹小學家長駱女士稱,女兒曾因疫情長期留家,難以做運動,情緒因此變差;至最近疫情放緩,她發現女兒跑動時平衡力變差了。她又說,女兒過去長期上網課,因使用電子產品致眼睛不適及經常流眼水。
校長:復全日面授 體育課先保持距離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保良局黃永樹小學校長陳瑞良表示,教育局宣布下月15日起,小學及幼稚園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為減少家長憂慮,該校的體育課會先以「有距離」的運動為主,例如羽毛球及乒乓球,其後再鼓勵家長讓子女除口罩上體育課。
學者倡用撥款改善場地引入新興運動
教育大學國際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胡少偉認為,政府應增設一筆過體育專項撥款,支持學校改善體育場地、購買親子運動服務及改善設施,例如引入新興運動及電子運動器材。
另外,教育局昨日發出通告,稱正繼續推動多元化活動並發展學與教資源,其中下月22日將舉行「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跳繩同樂日:『跳』動校園 躍動人生」活動,由港隊跳繩精英運動員帶領,介紹和示範不同跳繩動作,同時分享他們在訓練和比賽場上的挑戰。活動以現場和網上形式舉行,每間學校最多提名20個學生到現場參與,有興趣參加的學校可於下月8日前向局方申請,先到先得。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體育組亦上載新一輯「舞蹈與中華文化」簡報,介紹中國南部及東南部民族的特色和舞蹈,包括壯族、瑤族、黎族和布依族,內容適合教學和學生在家中作延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