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0 , 單元11

逾30城大生去年受騙 失1500萬

20-01-2025

【明報專訊】繼香港大學稱近月逾60名學生遭騙去6000萬元後,城市大學昨日表示,去年有逾30名學生受騙,涉款約1500萬元,即人均騙款50萬元。消息稱,警務處與內地相關部門正研究及探討更多措施,保障新來港內地生及加強其防騙意識,研究方向包括要求他們赴港升學前必先填寫防騙問卷,方可取得學生簽證。多間大學均表示會加強防騙教育,包括要求學生做防騙問卷及修讀相關課程。

消息:研要求內地生赴港前填防騙問卷

近年詐騙案猖獗,不時有大學生誤墮騙案蒙受金錢損失。警務處昨日回覆查詢表示,反詐騙協調中心在2023年9月向各大學提供網上防騙學習套件,迄今已有超過4000名大學生完成學習套件。但未有回應有關要求內地生做防騙問卷事宜。

警方續稱,學習套件內容包括香港的騙案求助資訊,以及針對電話騙案在內4種流行騙案的短片及選擇題,盼讓大學生尤其是新到港內地生親自了解防騙資訊;而協調中心將與各大學商討如何更有效使用套件。

劉智鵬:人生路不熟 內地生易受騙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贊成強制學生填寫防騙問卷,認為有助提高學生的反詐騙意識。他說內地生「人生路不熟」,部分人連入學手續也交由中介代辦,更易受騙;相反香港學生時常接收防騙資訊,便鮮少上當。

劉智鵬稱,大學在每年迎新日均會提醒學生提防騙案,惟仍有學生受騙,曾聽聞有個案損失10多萬、百多萬元,「也挺嚴重,有些匪夷所思」。他認為大專學界或需加密提醒次數,「例如每個星期發一次(防騙)電郵」,盡可能提高其警覺。

本報昨向各資助大學查詢有何防騙措施,多間大學回覆稱,會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完成由警方設計的學習套件或防騙問卷(見表)。港大回覆,希望學生盡早完成套件,又稱曾在開學前邀請內地生及其父母出席講解會,提高學生防騙意識。據港大上周四(16日)所發電郵,下月10日前未完成套件的學生,將禁止進入圖書館及學習共享空間。

科大:伙警設「港漂報案室」通訊群

科技大學表示,去年底已將套件增設至一年級課程,形容學生「反應積極」,近期亦聯同警方開設「港漂報案室」通訊群組;大學學務長辦公室亦會陪同受騙學生前往警局報案、提供情緒支援輔導。

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及嶺南大學均有要求學生填寫防騙問卷。理大表示,新措施實施後學生的反詐防騙意識明顯提高,其間更有學生主動向校方舉報疑似騙案,並透過警方堵截詐騙個案。嶺大另亦提供綜合學習課程學分,並列為本科生畢業要求。

教育大學則鼓勵學生填寫問卷,又稱會在校內設置「反騙詐物車」及「反詐宣傳車」等。中文大學稱會邀請警務處到校主講專題防騙講座,並聯絡外地來港學生組織協助傳遞有關資訊。浸會大學在截稿前未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