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9 , 單元1.2 , 單元1.4 , 單元1.2 , 單元1.4

手語傳譯金像獎 聾福會:讓聾人母語感受喜悅 倡政府設部門擴服務 「聽障者亦需娛樂」

15-04-2024

「打」起聾福會標誌手語的聾福會手語中心主任陳玉娟(右)指出,手語傳譯員一般都穿黑色或深色衣服,因為會用黑衫當「背景」,即使距離較遠或光線不足,亦能突出手部動作。「打」起「我愛你」手語的聾福會手語傳譯主任梁毓霖(左)認為,聾人與健聽人士一樣需要娛樂,建議政府設立手語傳譯部門。(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昨晚舉行,兩名來自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的手語翻譯員為大會提供即時手語傳譯,讓聾人亦可感受得獎者的喜悅。其中一名翻譯員梁毓霖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翻譯員除了陪伴聾人「生老病死」,亦會提供「娛樂」手語傳譯。梁認為聾人與健聽人士一樣「需要娛樂」,有平等權利接收資訊,建議政府設立手語傳譯部門,將現時政府及公共事務提供的手語傳譯服務擴至其他範疇。

譯「死屍死時四十四」考功夫

聾福會手語團隊為頒獎典禮做了大量事前準備工夫,例如統一每套電影名稱的手語「打法」。任職該會手語傳譯主任的梁毓霖指出,手語傳譯分「意譯」和「字譯」,無一定準則,視乎傳譯內容及上文下理而定,例如傳譯最佳男配角提名電影《死屍死時四十四》時,團隊曾考慮用字譯,即譯成「死/時/44」,但其實電影圍繞一具發現於14樓的屍體及該層一梯四伙的故事,故改為意譯「屍體/發現/4家人/14樓」,為確保傳譯意思準確無誤,他們曾透過社交媒體聯絡導演。

9人一年3.7萬次傳譯服務

聾福會手語中心有9名手語翻譯員,上年度提供逾3.7萬人次的手語傳譯服務予聾人,包括見工、求醫及法律援助等,月均提供逾百次求醫傳譯服務。入行逾30年的中心主任陳玉娟多次為立法會提供即時傳譯,她說手語有一定限制,「始終人只得10隻手指」,舉例曾為前特首梁振英宣讀《施政報告》作即時傳譯,由於當時是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只能按字面意思傳譯,後來她與團隊商討後改用意譯,將「一帶一路」譯為「絲綢之路」及「經濟發展」,沿用至今。

難忘疫情記招 譯歌要顧手勢輕重

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網站《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截至上月28日,全港有55名手語翻譯員,政府統計處數據則顯示,2020年全港有47,900人聽覺有困難。入行9年的梁毓霖形容,手語翻譯員每天面對不同壓力,最辛苦是新冠疫情期間常為疫情記者會提供數小時的傳譯服務;至於最困難則是傳譯歌曲,要用意譯及身體語言,手勢輕重亦需隨旋律轉變,舉例她曾為更準確表達歌詞,將接吻的手語由「兩手指尖相觸」,改成「兩手指尖觸臉頰」。

被問到香港聾人支援是否足夠,梁毓霖稱雖然電視節目有字幕,但「聾人的母語是手語」,建議政府設立手語傳譯部門,將現時政府及公共事務提供的手語傳譯服務擴至其他範疇,讓聾人可與健聽人士一樣享受娛樂。

明報記者 黃廸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