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6 , 單元17 , 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明報專訊】早前獲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簡稱《條例》)9月1日正式生效,是廣東首次以立法形式支持港澳青年(45歲以下)就業創業。廣州市政協、天河區港澳居民服務中心主任林惠斌表示,與已推出的支持就業創業措施相比,《條例》更具法律依據,且很多內容比較有突破,例如明確定義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合法權益,增加保護。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與多數立法文件不同,《條例》不設章節,從支持就業創業、拓展發展空間、加強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訂立合共31條規定。《條例》首先明確定義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同時享受居民同等待遇;為更好吸納港澳青年人才,《條例》亦規定推進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報考大灣區內地9市公務員工作,支持大灣區內地9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公開招聘港澳青年,以及擴大職業資格認可範圍。
促共享政務數據 擴證件使用範圍
在教育方面,《條例》提出灣區9市就業創業港澳青年的子女可享當地義務教育,有關當局應支持引進港澳高校,發展港澳子弟學校和港澳子弟班。同時,《條例》要求加強與港澳青年相關的政務數據跨部門共享,擴大港澳青年出入境證件、居住證、社會保障卡的可使用範圍。
設職場導師 解讀雙創政策
在廣東工作生活超過20年的林惠斌不僅是廣州市政協,並自2017年投身港澳青年的創業就業指導工作,接觸過不少到內地創業就業港澳青年。林惠斌指出,與以往推出的支持就業創業措施相比,今次是廣東首次以立法形式,全面鼓勵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空間,「以往各區各市推出政策、各自為政,政策相對零散,今次是由人大結合灣區9個城市的情况推出,《條例》更加具有法律法規的依據,保障更高,同時給予不同地方的工作方向、行政規範等方面作為參考,方便地方政府部署當地港澳青年的雙創工作及雙創基地的建設,支持港澳青年在當地發展」。
林惠斌認為過往港澳青年到灣區9市就業創業仍存在專業人才跨境執業不夠便利、融入內地生活不便等顯著問題;今次《條例》吸納過往幾年經驗,內容細節相對完整。他舉例,港澳青年在融入內地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都會遇到不同問題,例如在諮詢期,港澳人不了解國家政策、行業發展等情况,「有很多關於港澳青年的雙創政策,他們看得到不一定看得明白,看得明白不一定申請得到,需要職場導師幫助解讀」。《條例》第23條規定,有關部門應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及時梳理公布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政策清單及申報指南。
生活保障配套涵醫療子女就學
《條例》在就業方面有較多着墨,例如提出9市政府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免費為港澳青年提供服務,例如職業介紹、職位空缺資訊等。林惠斌表示,就業有關的公共服務體系也是《條例》一個亮點,吸納過往幾年港澳青年在灣區各市各區面對工作及生活情况的經驗總結,從而提供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從讀書到工作、醫療保險、居住、子女就學等完整的生活保障。
但林惠斌指出,《條例》提及很多範疇的事務,不能只靠一個部門解決,不單地方政府要多部門溝通,粵港澳三地功能類同的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協作;此外,三地行業商會、青年企業家之間的互動溝通也應該加強,爭取形成一個商業生態圈,並在過程中發現、協調和突破現有框架和條例的限制,令大灣區整體的就業創業環境進一步完善。
(灣區新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