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 , 單元2 , 單元1.1 , 單元1.1

24%青年抑鬱徵狀嚴重 成年人整體逾一成嚴重 9年升2.5倍

02-02-2024

心理衛生會調查發現,18至24歲受訪者中近四分之一有嚴重抑鬱徵狀。右起為該會助理總幹事黃敏信、總幹事程志剛、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吳兆文、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守信。(心理衛生會提供)

【明報專訊】港人經歷新冠疫情後精神健康令人關注,非牟利機構心理衛生會去年透過「病人健康狀况問卷-9(PHQ-9)」調查發現,約一成受訪成年港人出現嚴重抑鬱徵狀,過去9年增約2.5倍,其中18至24歲最嚴重,近四分之一有嚴重抑鬱徵狀。心理衛生會助理總幹事黃敏信稱,不論有否新冠疫情,港人近年抑鬱亦趨嚴重,料與社會競爭增加等因素有關,建議大專院校引入精神健康急救課程作為必修科,加強學生預防意識。

建議大專設必修精神健康課程

心理衛生會2012年起每兩年做抑鬱調查,2022年因疫情暫停,延至去年5至11月進行,透過網上和街站訪問2904名年滿18歲港人,填寫PHQ-9評估抑鬱和焦慮徵狀,以27分為滿分,10分或以上屬中度抑鬱,滿15分屬嚴重抑鬱。

調查發現,25%受訪者屬中度或嚴重抑鬱,較2014年的11.8%增近1.2倍;其中嚴重抑鬱者有11.1%,與2014年的3.2%相比更增約2.5倍,均為調查以來最高。以年齡層劃分,18至24歲群組平均為9.7分,44.5%屬中度或嚴重抑鬱,嚴重者佔24.2%,主要壓力來源為學業,其他年齡層平均分介乎4.18至6.78分。

縱無疫情早惡化 倡設情緒資源中心

黃敏信解釋,經PHQ-9評估為嚴重抑鬱不等同患有抑鬱症,惟反映抑鬱徵狀對生活影響較大並需關注,建議他們先找親友傾訴、改變生活習慣和做減壓活動,若無改善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包括輔導員或精神科醫生。被問及疫情有否加劇港人抑鬱,他說學生復課後追趕學業、經濟低迷等情况難免造成壓力,但有關影響將隨時間減退,認為港人抑鬱本來已趨惡化。

黃敏信建議,政府參考外國設立情緒資源中心,讓企業或學校聯絡索取推廣精神健康的資訊和資源,以及整合政府現有資源加強預防和教育。對於政府擬於今年在地區康健中心推出精神健康篩查,他認為有助及早察覺有需要者,建議下一步擴至網上篩查,配合支援熱線和網上輔導等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