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9

控通脹 印度洋葱出口徵40%關稅

21-08-2023

【明報專訊】印度總理莫迪為應對下月開始的邦地方選舉和明年國會大選,近期加緊控制通脹,包括上周六(19日)宣布即日起對洋葱出口徵收40%關稅。印度是繼荷蘭和中國後,全球第三大洋葱出口國,2022至2023財政年度出口洋葱總值約5.61億美元(約44億港元)。莫迪政府限制多種糧食出口,除了將迫使周邊國家支付更高價購糧,措施在國內也被批評偏幫消費者,或會令執政人民黨(BJP)在選舉得失農民這一重要票源。

近年禁米麥出口 研減小麥進口稅

印度財政部通知,洋葱出口關稅措施由上周六至今年底實施,目標增加國內供應。印度上月零售通脹升至7.44%,錄15個月新高。印度糧食部門數據顯示,德里上周五每公斤洋葱零售價為35盧比(約3.3港元),比今年1月1日上升17%,而同日印度全國平均零售價為30.5盧比(約2.9港元)。

印度去年已禁制小麥出口,上月20日亦禁止非巴斯馬蒂白米的大米種類出口。莫迪上周二在印度獨立77周年紀念日發表全國講話,承諾「將採取更多措施持續遏抑通脹」。彭博社上周四報道,印度政府正考慮抽調1萬億盧比(約942億港元)預算應對通脹,佔2023至2024財政年度總政府預算2%。莫迪未來數周將決定是否採取減免40%小麥進口關稅等措施以平抑物價。

被指逼周邊國高價購糧 損本國農民收入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印度農業高級推廣員庫馬爾認為,印度此前限制大米出口是出於「國家利益」。然而《日經亞洲》報道相關措施已造成泰國等其他國家瘋購及囤積大米,並為其他大米出口和進口國帶來壓力。印度糧食通脹問題嚴重,因暴雨、熱浪,氣候變化導致季候風期難以預測,俄軍侵略糧食大國烏克蘭更是雪上加霜。

與人民黨有聯繫的「印度農民聯盟」(BKU)秘書長米什拉批評,莫迪政府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將打擊農民收入,影響種米意願。

主要糧食通脹問題曾對印度政治造成重大影響,人民黨的德里邦首席部長在1998年邦選舉丟失邦議席,肇因被認為是未能控制洋葱價格高企。

(彭博社/今日印度/日經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