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3 , 單元3.4

初創研可降解環保塑膠 植物原料 6個月完全生物降解

02-07-2025

ÖKOSIX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于紹龍表示,ÖKOSIX可降解物料獲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醫療健康創新科技傑出獎。

【明報專訊】塑膠污染是全球難題,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不少「可生物降解」、「可光降解」等物料,作為單次用塑膠包裝的替代方案。然而,大部分產品並非大眾理解的可完全降解,甚至會在分解過程中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並隨着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疾病。環保科技初創企業ÖKOSIX以植物澱粉、纖維素及甘蔗等植物製成「生物基物料」,90天內生物降解率達90.6% ,6個月便能完全生物降解,為建築、醫療等領域提供更環保的方案。

明報記者 黃汶汶

塑膠難以在自然環境下降解,傳統的做法是回收再造,賦予塑膠二次生命。現行回收流程需先經分類機分離PP (Polypropylene)、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PE(Polyethylene)等材質,然後通過螺桿機將碎片融化成顆粒,再加工成其他產品。然而,塑膠每經破碎融化,硬度都會下降。ÖKOSIX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于紹龍表示,以PE為例,硬度下降約30%,無法應對高強度場景。ÖKOSIX研發的「ECO Tech」技術,在造粒過程中添加由植物製成的PE,與原分解後的石油PE混合使用,增強硬度同時提升「生物基含量」,減少污染環境。

年初至今處理10噸塑膠廢料

從該項目年初推出至今,ÖKOSIX共處理約10噸塑膠廢料,再造的產品包括廚具、玩具、風衣面料等品類。據悉,ÖKOSIX正與煤氣公司洽談利用PE煤氣喉管的邊角餘料,製作卡板,目前正準備相關物料測試。

煤氣公司表示,煤氣公司支持本地環保、氣候科技初創公司,期望有關技術落地,共同踐行減廢減碳。

醫療領域難以避免使用「單次用」塑膠產品,而環保塑膠可減低「單次用」塑膠產品造成的污染問題。于紹龍解釋,環保塑膠與傳統塑膠生產流程相似,但其原料來自植物,植物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它們的生產有助於抵消一部分二氧化碳排放,從而實現「減碳」。疫情期間,ÖKOSIX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合作,以植物澱粉、纖維素及甘蔗等天然材料研發可降解口罩物料,研發出全港首款獲ASTM D6400含氧降解測試認證的醫療級口罩。

技術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于紹龍坦言,可降解原料成本為傳統塑膠2至3倍,並面臨性能不足,例如硬度、耐溫性差的問題。ÖKOSIX透過物料替代與生產優化,並使用靜電紡絲機生產創新的可降解納米過濾物料(NADEX),令大量生產物料的過程更簡易及更低成本。

目前此材料適用於製造各種即棄產品,例如空氣過濾網、手術袍、美容面膜、膠袋、尿片等產品,此項技術更獲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提升公眾環保教育 有助塑膠回收

除了耐用塑膠和可降解環保塑膠,于紹龍還向記者展示「生物基物料」的多種可能性。ÖKOSIX混合一半泥土和一半「生物基物料」降解後剩餘的有機物質,用以種植植物。經過對比試驗發現,加入一半「有機物質」的植物,生長速度與健康程度,與全用泥土種植的植物基本上一致。于紹龍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其他可能性,推動可持續產品的發展。

于紹龍亦提到推動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他以回收塑膠為例,塑膠原料來源和乾淨程度是最關鍵的問題。他表示,當膠面上黏有沙石、水泥,或者貼紙等雜質時,機器便難以分辨處理。于紹龍呼籲提升公眾環保教育,培養市民垃圾分類和清洗的習慣。不過隨着各國政府大力推行環保政策,ÖKOSIX有信心未來業務發展會持續上升,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