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8 , 單元20 , 單元27 ,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明報專訊】投資推廣署今年首10個月共協助509間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較去年同期增約53%,預計帶來直接投資額逾520億元、企業來港首年共創造6623個職位。外界關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場,可能掀起新一輪貿易戰及徵收關稅。對於會否影響企業來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劉智元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相關措施帶來不確定性,但本港與秘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加上正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等,料能增競爭優勢,為本港不穩情况帶來利好因素,透過多邊關係促進企業生意。
按行業分類,「創新及科技行業」及「財經及金融事務、金融科技及可持續發展行業」分別佔來港企業逾兩成(見表)。本港復常步伐不似預期,消費市道疲弱,劉智元表示,近幾年地緣政治令經濟較不明朗,企業較審慎,但企業來港不僅考慮消費市場,仍有許多因素,包括人才、法律及稅務制度,以及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等策略。他說,海外企業來港有助拓展大灣區和內地市場,或以香港作地區總部,管理亞太區市場,內地企業則藉本港做「跳板」走出去,利用香港作國際總部管理全球業務。
「高增值供應鏈服務」為吸內企落户
近半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的企業主要來自內地,特朗普上屆在任時曾推出多項針對本港的貿易措施,包括移除特殊待遇等。對於來港美國企業仍佔約一成、排第二,是否代表部分外資對與本港合作的擔憂減少,劉提到,即使拜登上場後仍維持關稅,本港外來直接投資曾有短暫影響,但其後逐步回升,相信企業「為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各地政府和企業亦推出措施「駕馭波濤(ride in the wave)」。
《施政報告》提出投資推廣署及貿發局將建立「高增值的供應鏈服務」機制。劉表示,在全球貿易格局下,很多內地企業以海外生產力建構供應鏈,故需跨國供應鏈管理,上述機制正為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而設,相關部門正討論細節,相信會盡快公布。他認為內地企業在海外建構供應鏈,涉及交易「資金流」及與貨運物流相關「信息流」,本港兩方面均有優勢。
面對鄰近地區競爭,劉認為本港仍具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優勢,落戶本港的企業主力處理資金及資訊,但交易的貨物不一定經本港進出口、可在全球任何地方流動,令企業可在這些增值部分受惠,為香港找到不同定位。
引述署長稱部分駐星企業「懷念港」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今年初重推,《施政報告》進一步調整,容許投資5000萬元或以上住宅物業,投資於房地產獲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截至11月15日,計劃接獲逾670宗申請,預計為本港帶來逾200億元投資;目前逾600宗申請已獲核實,另140宗申請已符投資規定。劉認為,措施調整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靈活性,促進更多企業或人才來港。
坊間認為本港疫後發展稍遜新加坡,劉智元稱,可能本港通關時間較新加坡遲,導致部分企業將總部移至當地;上月投資推廣署長劉凱旋訪星後,引述部分企業稱「開始懷念香港」,甚至已經或計劃重返本港。劉認為星港兩地各有優勢,提到今年首10個月有23間星企來港,若當地企業計劃拓展內地市場,可能先來港設據點建構品牌形象;加上星港兩地同時沿用普通法制,亦有助當地企業逐步把交易延伸內地。
明報記者 施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