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6 , 單元25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何立峰張國清撰文 各地發展新質忌盲目 糾治限企遷移

31-07-2024

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後)前日向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宣講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新華社)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一連兩日發表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何立峰文章,解讀三中全會文件和作出工作部署。何立峰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盲目求新、以新汰舊,不能忽視或放棄傳統產業;各地不能盲目跟風一哄而上、急於求成,脫離實際匆忙上馬所謂「高精尖」產業。張國清就「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指出,各地要着力糾治限制企業遷移等突出問題,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人民日報》昨刊登何立峰的文章,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要求,強調要堅守實體經濟,不能忽視或放棄傳統產業。

新質生產力需實體經濟

文章稱,新質生產力強調的是質態,而非簡單的業態;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盲目求新、以新汰舊,把傳統產業當作「低端產業」、「過時產業」簡單退出,會造成產業空心化或產業斷層;傳統產業不一定是落後產業,新質生產力也不可能憑空產生,需要實體經濟支撐和成就。

並且,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各地實踐中發展什麼產業,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的實際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能盲目跟風,不能簡單套用單一發展模式。一些經濟基礎雄厚、科研力量強大、創新環境優越的地方,能快則快,可以加快打造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條件暫不具備的地方,不能急躁冒進、貪大求洋,脫離實際匆忙上馬所謂「高精尖」產業。

不能閉門造車,要在全球範圍內高效引入優質資本、關鍵資源、先進技術、拔尖人才等,「向我集聚、為我所用」。

文章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任務,支持用「數智(數據與智能)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面向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加快推動數智技術在傳統產業的產業化應用示範;針對現有4.4萬餘項國家標準,修訂一批技術、安全、能耗、排放等關鍵核心國家標準,強化制度約束和標準引領。

點名發展量子技術 支持企業試錯

針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注重以顛覆性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推動在更多領域實現「並跑」甚至「領跑」。在戰略性產業發展方面,要圍繞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重點突破。至於未來產業,則特別點名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產業,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支持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大膽探索試錯,支持地方開展未來產業相關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

文章稱,要有效激發企業家發現新市場、開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實現新組合,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合理有序用海、用空;建立健全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AI影響深 需加快工業部署

最後,要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構建高速泛在(廣泛存在的網絡)、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的新型基礎設施,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正在成為類似於歷史上蒸汽機、電力等具有廣泛而深刻影響的新的通用技術,要推動算力、算法、數據等關鍵要素創新突破,加快大模型在工業領域部署;鼓勵大型企業通過開放平台等多種形式,與中小企業開展合作。

《人民日報》前日刊登張國清的文章,解讀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的「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文章指出,市場是全球最稀缺的資源,只有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准入暢通、規則一致、設施聯通和監管協同,才能擴大市場規模容量,在更大範圍內深化分工協作、促進充分競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中央層面要不斷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制度,規範無序競爭,同時推動解決財稅體制、統計核算、政績考核等深層次矛盾;各地區要防止各自為政、畫地為牢,避免搞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

倡各地改比營商環境 防內捲

張國清提到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任務,包括要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落實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細化審查規則,統一審查標準,着力糾治限制企業遷移等突出問題,全面清理資質認定等各種顯性隱性進入壁壘。

要規範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明確並嚴格執行財政獎補、稅收返還、出讓土地等方面優惠政策實施界限,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推動各地招商引資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窪地」向比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要規範招投標市場,實施項目全流程公開管理,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文章指出,要加快發展物聯網,提升貨物倉儲、周轉、配載效率,提升流通體系敏捷化、智能化水平。推進「一單制」等適應多式聯運一體化運作的規則協調和互認機制,解決物流數據不互通、單證不統一等跨區域流通障礙。要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完善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有機銜接機制。

(解讀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