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小學科學增教國家航天成就與國安 須了解事迹欣賞貢獻 教師料可培養對國家好感

15-11-2023

圖為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的學生手執試管做實驗。最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框架擬定稿提到,學校應善用該科彈性課時,舉辦科學體驗活動、專題研習等。(學校提供)

【明報專訊】小學常識科兩年後將分拆為「科學科」及「人文科」,教育局昨公布前者的課程框架擬定稿(下稱框架)。科學科設四大學習範疇,較常識科大幅增加「航天與創新科技」內容,其中小四起要學國家航天員的事迹和貢獻、小六要關注國家在太空探索的重要成就。有小學教師相信,科學科可培養學生對國家的好感。

全港小學在2025/26學年起,在小一和小四級開始推行科學科、人文科,學校亦可下學年(2024/25)試行推科學科。框架交代設科學科的緣由,首項是「配合國家『科教興國』 方向,從小啟迪學生創意和科學潛能」,生活化趣味化推行健康、生命、環境、國情教育等。框架列明學習目標包括「欣賞國家在科學、工程、航天和創新科技發展的成就,增強科技自信」。

框架指出,科學科佔整體小學課程總課時不少於7%,四大範疇共15個主題,包括39個不同課題(見表)。「生命與環境」及「物質、能量和變化」兩範疇各佔該科30%課時;「地球與太空」及「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各佔15%,餘下課時可辦科學比賽、考察等。

翻查教育局2017年更新的《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僅小六級學習內容列明涉航天發展,學習「中國的科技發展—古代天文學與現代航天發展」、「其他國家對太空探索的貢獻和成就」。

昨公布的框架大幅增加航天課題,特設「航天與創新科技」,小四生要「知道國家的一些航天員的事迹和貢獻、欣賞國家在航天科技發展的貢獻」;小六生要「關注國家在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意識到航天科技發展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常識科主任伍展鴻認為,科學科將國家科研發展及部分出色科學家的內容設計成獨立課題,助培養學生對國家的好感,「學生可能會欣賞一些厲害的中國科學家,(了解)有什麼是中國很厲害的,從而培養到他們對國家的情懷」。

伍又稱,新增課時主要讓學生「落手落腳」做實驗,又指小四生將認識公平測試中的獨立變數、因變數及控制變數,屬現行初中科學科內容,料有助學生升中後更有系統做實驗及比較不同實驗結果。

灌輸「科學進步利應對疫病」

舉例新冠一役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科學科亦更新傳染病的學習內容。當中小四生需「意識到科學的進步有助應對大規模的傳染病,如2019冠狀病毒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促進生物安全」。對比2017年《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四生涉獵SARS、霍亂、心臟病、哮喘病徵及預防方法 。

意見問卷下月中截 本月底辦簡介會

局方請小學下月18日或前交回問卷調查,提供對課程理念、宗旨等意見。局方亦在本月27日起,先後辦4場科學和人文科課程簡介會,供小學校長及課程領導人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