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明報專訊】有「千年商都」之稱的廣州,從秦漢的手工業、醫藥,再到清末民初以來的商辦電廠、啤酒廠等,留下了大量工業遺產。今年1月市政府公布首批工業遺產名單,共有16處入選,並制定《廣州市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提出對工業遺產既要保護傳承,亦講求經濟效益,其中陳李濟藥廠、珠江啤酒廠等4處遺址,被視為保護利用案例的佼佼者。
文、圖: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由於廣州總體以輕工業為主,輔以小部分鋼鐵製造、船舶修造等重工業,因而工業遺產既有小規模的工業設施、廠房,又有大尺度的重型工業基地。為落實保護先行,廣州對全市11區的工業遺產展開評估,按保護利用價值及現狀保存情况分類,納入有重要保護價值的52處工業遺產,形成《廣州市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並在今年1月從中評選出首批16處工業遺產(見表)。其中以老城區荔灣最多,共有5處,海珠4處,越秀及番禺各兩處,天河、黃埔和增城各一處。
紡織廠改造創意園 主打潮服科技
糖廠化身文創園 獲評國家級景區
同時,為加強廣州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定工業遺產管理辦法,從認定、保護、管理、使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提升工業遺產保護使用工作的合法性和操作。《管理辦法》又要求工業遺產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相結合,着重發掘當中蘊含的文化遺產之餘,亦講求商業價值,鼓勵善用工業遺產及相關資源,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工業遺址公園、特色街區(小鎮)、創新創業基地等。
首批名單不乏善用工業遺產資源轉化商業價值的例子,包括位於海珠區廣州大道南的陳李濟中藥廠,現已改造為陳李濟中藥文化園。陳李濟始創於1600年(明朝萬曆年間),納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全球最長壽藥廠,也是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民間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之說。陳李濟中藥文化園將陳李濟中藥博物館、本草園和傳統生產車間等資源整合,並發展「文化+工業」旅遊產業,舉辦陳皮文化節、科普自由行、非遺體驗班等主題活動。
1985年建成的珠江啤酒廠,是廣東最大的啤酒釀造工廠,2015年生產廠區從海珠搬遷至南沙。舊址則在保留特色工業建築基礎下改造,利用沿江景觀優勢,打造成集餐飲、娛樂、酒吧於一身的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是廣州夜經濟地標。
此外,成立於1956年的廣州紡織機械廠,2007年全面停產後,改造成T.I.T創意園,以服飾時尚及科技為主題,招攬不少國內外時尚設計師和企業進駐,同時保留了塗鴉、雕塑、銅鐵鏽等昔日痕迹,既保留傳統紡織工業風貌,又蘊含服飾創意與文化時尚承先啟後的意思,因此T.I.T創意園被視為廣州市舊廠房改造項目的典範。另外,中國首家擁有進出口業務權的電池企業廣州電池廠,舊廠區現為T.I.T文創園。
廣東省國營紫坭糖廠建成於1953年,是中國第一家自行建設、並擁有自動化榨糖生產線的國有企業,也是番禺區最早的大型國企之一,「老廣州」耳熟能詳的含笑牌白砂糖就產自該廠;2013年起着手改造為紫泥堂文化創意園,去年1月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專家:經營期發展模式局限創意園效益
華南城市研究會(智庫)常務副會長、廣州市建築遺產保護協會秘書長朱秋利指出,工業遺產反映一個國家民族的工業歷史文化,是工業文明進程的物證,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保護利用工業遺產是為了增強活力,長久保留,留下記憶,共享價值。
朱秋利表示,世界各國對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主要採用博物館、景觀公園、物業開發及創意園4種模式,廣州4種皆有,更多是物業開發及創意園模式。他認為廣州市工信部門牽頭推行工業遺產的申報及立例管理,是對工業遺產的多重保護,因工業遺產不僅是建築,還涉及機器、設備、產品等。不過,他指出,市內一些利用工業遺產改造的創意園,主要依靠中短期租賃方式經營,這些創意園因規劃政策、經營周期、發展方式等因素,在投入預期和經營發展等方面受到制約,或存在不可持續營運等困境;若廣州對工業遺產保護認定範圍擴大,市場環境更開放,經營周期更長,讓這些創意園能吸引更多新興科技、創意企業和資本,可產生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此外,朱秋利認為廣州現存工業遺產旅遊資源豐富但分散,需要一個整體的旅遊產業規劃和政策,這需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共同建設和完善交通、服務設施及體驗服務等內容,使工業旅遊帶動廣州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