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4
【明報專訊】透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創作的AI歌曲近月成為環球熱話,「AI歌手」的翻唱幾可亂真,但亦引起版權爭議,外國不少歌手和唱片公司都反感甚至大力打壓這類創作。《金融時報》周三(9日)引述4名消息人士報道,互聯網巨擘Google正與環球音樂和華納音樂就歌手的聲音及旋律授權展開談判,以尋求把被視為音樂業界其中一個最大威脅的AI生成歌曲轉化為收入。
最近生成式AI興起催生大量「深偽」(deepfake)歌曲,這類歌曲非常像真地模仿了知名歌手的歌聲,如模仿饒舌歌手Drake及The Weeknd聲音的歌在網上瘋傳;本港亦出現「AI尹光」、「AI黃家駒」等翻唱其他歌曲的「AI歌手」,成為網民追捧對象,但很多時創作者都未得相關者的同意。
歌手有反感AI 有要求分版稅
音樂業界對於AI翻唱歌曲意見不一,有歌手憂慮他們會被AI仿冒的歌曲及聲線影響收入。Drake在4月亦斥責有人模仿其聲線生成AI歌曲,批評這是「最後一根稻草」。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的法律顧問哈爾斯頓(Jeffrey Harleston)上月向美國國會議員表示:「歌手的聲線是其生計和公眾形象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無論是什麼手段盜取都是錯誤。」今年4月環球音樂曾促請串流平台阻止AI服務在未經許可或未付費情况下抓取他們的歌曲使用,要求串流平台Spotify及蘋果公司阻止開發者存取音樂目錄以訓練AI技術。不過,亦有歌手不抗拒其聲音被應用推出AI生成歌曲。電子音樂歌手Grimes容許人們在AI生成的歌曲應用她的聲音——只要對方跟她分享一半版稅。
消息人士向《金融時報》表示,Google與環球音樂的討論,旨在跟努力應對新AI技術的音樂業界建立合作關係。報道指雙方的討論仍在早期階段,短期內不會推出產品,但目標是推出一種讓支持者合法創作AI歌曲的工具,並向版權擁有人支付費用,歌手可選擇是否參與。報道稱,有消息人士指華納音樂(Warner Music)亦正與Google商討一項產品。Google、環球音樂及華納音樂均未回應事件。
Google月前推實驗工具
今年1月Google在學術論文談及一項應用AI的音樂軟件,該程式可根據文字提示生成音樂,但Google當時表示沒計劃將工具推出為產品,指出其局限包括從其訓練數據中複製特定歌手的音樂時或會侵犯版權。然而到5月,Google向客戶發布一款名為MusicLM的實驗工具,稱該公司一直在與歌手合作開發它。
YouTube曾以談判解侵權爭議
有音樂公司高層將AI生成歌曲比作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早期的情况,當時用戶開始將流行歌曲加入他們製作的短片,音樂業界隨即與YouTube就侵權問題爭論多年,後來雙方建立系統,為用戶製作的影片向音樂公司付版權費,每年涉約20億美元(156億港元)。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