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明報專訊】自最初提出設想超70年,甘肅、寧夏兩省區日前就黃河黑山峽開發方案達成一致,兩地政府同時發布文件禁止在工程淹沒區新增建設項目及遷入人口,並發布啓動第一次環評公示。被稱為「改天換地工程」的黑山峽水利工程,位於黃河幹流黑山峽出口以上兩公里處,是黃河上游最後一個能建高壩大庫的理想壩址。建成後將開闢新灌區,「再造一個塞上江南」。
兩地政府同步發文
禁淹沒區新增建設遷入人口
黑山峽起於甘肅靖遠大廟村,終於寧夏中衛小灣村,全長約70餘公里,峽谷深且水流急。
據「澎湃新聞」報道,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辦公室前天(6日)將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內容,發布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甘肅、寧夏水利廳官網同步刊發。據該辦公室表示,黑山峽水利樞紐是國務院批覆的《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和《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等重大規劃中確定的黃河水沙調控控制性骨幹工程。
總庫容約1/3個三峽
工程開發任務為調節水沙、防凌防洪、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水量調節與供水、發電及改善生態等綜合利用。建成後攔河大壩將高達163.5米,長710米,總庫容110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380米。電站總裝機容量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2億千瓦時。而2003年建成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主壩高181米,長2335米,水庫總容量達39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
圍繞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的爭論長達70餘年,寧夏方面提出大柳樹修建高壩一級開發方案,甘肅提出小觀音、五佛、紅山峽、大柳樹四級低壩開發方案,爭論關鍵主要包括壩址地震安全、泥沙輸移與河道淤積、防凌防洪、水資源調配、灌溉與生態、水庫淹沒與移民等問題(見另稿)。
淹沒區影響7.45萬人
甘肅佔7.1萬
今年4月24日,寧夏、甘肅省政府官網分別發布「關於禁止在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占地和淹沒區新增建設項目及遷入人口」的通告。雙方均表示工程正常蓄水位1380米,該數字正是此前寧夏方面力推的大柳樹高壩方案所規劃的蓄水位。按照這一水位,工程建設淹沒涉及寧夏沙坡頭和甘肅靖遠、景泰、平川4縣區,淹沒影響人口7.45萬人,其中寧夏0. 31 萬人,甘肅約7.1萬人。
建成解決西北乾旱
振農業增供水防洪減災
黑山峽水利工程建成後,對於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和寧夏乾旱和水資源短缺問題,提高農業生產和供水能力,以及防洪減災等方面有顯著貢獻。甚至還可以把黃河「分流」至乾旱的河西走廊,開闢新的灌區,「再造一個塞上江南」。因此黑山峽水利工程亦被內地專家視為「改天換地」大工程。
根據公示,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與黃河其他水沙調控工程聯合調度,可遏制寧蒙河段懸河產生,並減輕寧蒙河段凌汛威脅;未來作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調節水庫,保障區域城鄉用水安全,為能源基地和糧食主產區提供可靠水源。此外,還可提高寧蒙河段生態流量保障程度,提升黃河上游水電基地發電效益,助推多能互補清潔能源開發。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