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大灣區GBA專題:調查:逾60%灣區市民關注危疾保障

02-03-2023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表示,大灣區內的消費者當中,很多都擔心無力支付危疾開支,情况令人關注。(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大灣區9城市與兩個特區融合後,不少香港居民都積極在內地尋找工作機會或退休。不過,醫療系統在內地及香港暫時仍有差別,主要是在香港可以選擇公立或私立醫院,但內地則較少私院可以選擇。如果移居內地,看病或入院前需先交按金、住院期間的藥費、醫生巡房費及診金等,再逐日從按金中扣除,而過萬元的按金亦會很快扣完。故疫情前不少內地居民來港投保醫療保險,不無道理。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宏利香港最近就大灣區居民健康保障需求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區內消費者憂慮不斷上升的危疾醫療開支與自身負擔能力的差距愈來愈大。約三分之二的大灣區受訪者表示,希望可多為危疾保障下點工夫,特別是癌症方面。

憂醫療開支與負擔能力差距大

據宏利首個「大灣區健康保障度」調查顯示,癌症是大灣區居民最關注的危疾。然而,大灣區不同地方對於治療危疾所需的預計開支分野甚大。以癌症治療為例,內地大灣區城市的平均預計相關開支約為69.8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受訪者51個月人均收入。主要是因為內地居民收入中位數較香港低。香港方面,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的開支可高達受訪者35個月人均收入(約107萬港元)。相比之下,澳門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的開支只需約46.8萬澳門元,相當於他們15個月人均收入。

香港受訪者對負擔嚴重疾病所需醫療費用最為擔憂,只有八分之一(12%)的受訪者表示有信心支付相關費用,而澳門(47%)及內地大灣區城市(45%)則近半表示有信心。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解釋,香港受訪者當中對個人財務狀况有信心的主要原因包括:擁有足夠積蓄及穩定工作(兩者均為50%)、擁有個人保險(43%)以及有合適的財務預算(42%)。

港人最關注癌症中風心臟病

李旭明表示:「大灣區內的消費者當中,很多都擔心無力支付危疾開支,情况令人關注。治療危疾涉及的開支,不僅包括醫療費用,亦會牽涉到復康和生活費用,當工作能力受到疾病影響時,負擔更是百上加斤。」香港受訪者認為癌症(65%)、中風(41%)和心臟病(35%)是最關注的三大健康問題(見圖)。癌症也是內地大灣區城市(42%)和澳門(27%)關注的主要危疾。澳門受訪者較為擔心患上高血壓(29%)多於癌症(27%),而對肝病(23%)的關注亦高於心臟病和中風(兩者均為19%)。在內地大灣區城市中,心臟病(27%)和高血壓(25%)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健康關注問題。

港人獨立 僅28%患病向家人求助

倘遇上醫療需要,大灣區內約有一半居民會動用應急儲蓄支付所需(香港:47%;澳門:52%;內地大灣區城市:52%)。有趣的是,內地大灣區城市和澳門受訪者均傾向求助家人,當中44%的內地大灣區受訪者及70%的澳門受訪者期望可從配偶或家庭成員獲得財務支援,而香港這方面的比率僅為28%。是次調查亦發現,只有18%的澳門受訪者擁有危疾保險計劃,比例遠低於香港(53%)和內地大灣區城市(52%)。有70%的澳門受訪者表示,一旦患上重病,將會依賴家庭成員以應對所需醫療開支,而香港和內地大灣區城市的這方面比率分別為28%及44%。調查亦顯示,在醫療費用不斷增加令人擔憂,加上財務規劃方面做得不足,令大灣區面對保障缺口的挑戰。儘管大部分澳門受訪者表示家庭成員是應付危疾治療開支的主要財政來源,但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有信心能負擔醫療開支。

改善健康 內地做運動港人飲食入手

大灣區受訪者平均擁有3至4項保險方案。約半數香港受訪者表示已購買危疾保險(53%)及住院保險(46%),而門診醫療保險(35%)是他們持有最少的健康保險產品。在負擔得起的情况下,三分之二(66%)的香港受訪者表示仍有興趣購買新的或額外的醫療保險。大灣區內大部分消費者正積極透過運動以保持身心健康,期望藉此收窄保障缺口。超過一半(53%)的香港受訪者表示其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改善飲食,例如少吃鹽和糖。此外,內地大灣區城市的消費者也表示,保持良好的心理或精神健康(40%)是其主要的健康目標,而這方面的比率較香港(33%)和澳門(31%)為高。

李旭明表示,在內地香港通關後,疫情受控,令醫療壓力降低。隨着內地與香港,訪港旅客逐步上升,不過受限於簽證問題,距離疫情前訪客數量仍有差距。他續指,目前已經有內地客戶查詢相關保險的需要,料今年下半年兩地居民可以恢復自由交往,相信未來數量會逐步提升。

[活在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