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 , 單元2 , 單元1.1
【明報專訊】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需要更多支援。香港耀能協會調查指出,幼兒最常出現且較難支援的行為分別是「衝動行為(74%)」、「固執行為(70%)」及「經常離座/坐得不理想(67%)」,該協會推出「課堂支援百寶箱」,協助教師應對幼兒不同情境的需要。
耀能協會於2023年6至7月期間,收集來自93間幼稚園的168份問卷,結果顯示,13個常見情况中,教師認為幼兒最常出現且較難處理的行為分別是衝動行為、固執行為,以及經常離座或坐得不理想。其中約九成受訪教師稱,適切的工具及策略有助支援有需要的幼兒。
嗅花吹風車 學習深呼吸
協會近日推出「課堂支援百寶箱」,包括情緒紅綠燈等13項工具,將於周六(26日)研討會中派發予參與的機構及學校。有份設計的高級幼兒教師吳藹慈稱,幼稚園教師需兼顧班務及不同小孩的需要,認為百寶箱中的圖卡有助小孩理解教師的口頭指令內容。
吳藹慈以「情緒圖卡」及「情緒紓緩卡」示範,稱教師可於日常教學時介紹情緒圖卡,包括討論引起特定情緒的原因、表現,以及應對的方法。她舉例,幼兒遇到不懂解決的難題時,會感到不開心,此時可運用「深呼吸」情緒紓緩卡,教導學生如用力嗅花香般「吸氣」,並如吹風車般「呼氣」。倘課堂期間學生出現衝動行為,教師則可展示圖卡引導學生運用卡上方法來紓緩情緒,長遠令幼兒內化紓緩技巧。
支援工具亦因應幼兒開始學習執筆書寫,加入書寫工具。一級職業治療師梁卓嵐示範說,教師可運用字形尺及不同顏色筆,向幼兒清楚展示字形結構及比例,倘學生的書寫表現改善,則可給予讚賞作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