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8 , 單元27 , 單元2.4

免稅物流優勢 Art Basel:不輕易離港 香港展會總監:揀選展商作品 向無特別自我審查

28-03-2025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K)總監樂思洋表示,Art Basel不曾改變揀選參展商及作品的準則,「一直以來均沒有特別自我審查」。(廖凱霖攝)

【明報專訊】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K)繼續為藝術三月壓軸,今日起將開放予公眾購票入場。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香港享有免稅、完善物流系統等先天優勢,有利於藝術商業發展,強調展會與香港共同成長多年,「不會輕易去新的城市策展」。她又強調,Art Basel不曾改變揀選參展商及作品的準則,「一直以來均沒有特別自我審查」。

明報記者 葉希雯 林勵

「畫廊和藝術家都很看好香港」

周三揭幕的Art Basel HK,吸引全球240間藝廊參展,逾半扎根亞洲,而首兩天只設優先及貴賓預展時段。樂思洋表示,今年展品的價格點(Price Point)有所提高,參展藝廊普遍對展會表現滿意,「他們開心,我們就開心」。有指全球藝術品市場放緩,她說,藝廊正調整商業模式以適應新趨勢,特別是亞洲正誕生年輕一代的收藏群體,仍有待藝廊認識,認為今年參展作品的質素正反映「畫廊和藝術家都很看好香港」。

香港現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前年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貿易總額錄得逾千億港元,惟所伴隨的龐大經濟收益,亦吸引新加坡等毗鄰國家盼分一杯羹。談及港星兩地競爭,樂思洋稱,Art Basel已與香港共同成長多年,很注重與香港的合作,不會輕易將主辦城市搬至其他地區,「Art Basel這麼大型的博覽會需要很長時期籌備,亦有不同考量,包括當地是否充足的觀眾、收藏家和商業機構支持」。

樂思洋稱,香港的凝聚力在亞洲獨樹一幟,每年展會不僅吸引了香港和內地收藏家,亦招徠不少日韓、東南亞以至國際的參與者,形容香港稱得上「全球樞紐」。她續稱,新加坡正發展自己的藝術展,認為能讓亞洲以至全球觀眾了解亞洲各國的獨特之處。

往年Art Basel HK曾展出內地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等人的創作,今年則鮮見政治作品。樂思洋回應稱,Art Basel的全球遴選準則「50多年來也不曾改變」,最看重參展作品質素,以及藝廊如何培養藝術家發展,強調「一直以來都沒有特別去自我審查,或者特別去轉變我們的全球標準」。至於參展藝廊會否自我審查,她說,相信藝廊最關注的是,「他們可不可以進入Art Basel」。

隨市場趨勢慢慢轉型

「做多一點」帶動普及當代藝術

每年Art Basel HK儼如藝術品交易平台,商業氣息濃厚,今年提出轉型為「創意機會的交匯處(an intersection of creative opportunities)」。樂思洋解釋,Art Basel「並非突然間要轉型」,而是慢慢跟隨市場趨勢,期望滿足藝術群體尤其亞洲群體的需求,「做多一點帶動當代藝術,讓大家對當代藝術的認識有一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