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6 , 單元25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 單元1.1 , 單元3.2 , 單元3.3
【明報專訊】上海人形機械人初創公司「智元機器人」昨日發布內地首個通用具身模型基座「智元啟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簡稱GO-1)」,GO-1適用於不同的機械人本體,等於讓機械人擁有可自我學習、不斷快速進化的大腦,而且作為通用模型,機械人之間智能互通,得以「群體升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具身智能是指,將人工智能(AI)融入機械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按人類坐姿遞杯 可為多士抹醬
智元機器人由內地科技圈知名網紅彭志輝創辦(見另稿),也是上海首家實現人形機械人量產的企業。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務主任任廣輝昨表示,GO-1大模型藉人類和多種機械人數據,讓機械人獲得革命性的學習能力,可廣泛應用到各類環境和物品中,快速適應新任務、學習新技能。
根據該公司發布的短片,GO-1大模型的標誌為人類大腦。安裝了GO-1的機械人,為人類倒水時,根據人類坐姿變化,微調遞送水杯位置;在製作多士時,會根據需要抹上果醬等,連托盤奉上,客人離開隨即收走杯碟;迎接賓客的機械人,在來客掃碼後,會遞上掛牌證,並指引入閘。短片顯示的機械人動作仍稍為「機械」,未及流暢。片末還介紹仿真數據採集等過程,包括機械人不斷根據失敗動作數據改進。
任廣輝介紹,GO-1大模型的特點可歸納為4方面。首先GO-1可以結合互聯網影片和人類示範進行學習,增強模型對人類行為的理解。第二是GO-1能夠在極少數據甚至零樣本下,泛化(如人類舉一反三能力)到新場景、新任務。比如倒水指令,一般機械人完成該動作的訓練需要1萬至5萬條數據,搭載GO-1後僅需1000條左右數據。
舉一反三適應新場景新任務
第三是「一腦多形」,GO-1能夠在不同機械人形態之間遷移,快速適配到不同本體,類似「群體升智」。最後第四是能夠持續進化,搭配一整套數據回流系統,GO-1可以從實際執行遇到的問題數據中持續進化學習,任廣輝以「愈用愈聰明」形容。
任務平均成功率增32%
實際應用中,當人類發出「掛衫」指令,GO-1可根據場景理解這句話對應的任務要求,然後根據之前訓練時看過的掛衫流程,包括不同衣服、衣櫃、房間,理解對應的物體和環境,設想這個過程應該包括哪些操作步驟,最後完成任務。相比已有的最優模型,GO-1的任務平均成功率提高32%。
目前GO-1已部署到智元多款機械人,也可部署到其他企業的機械人,並在實際使用中持續進化。任廣輝表示,大概5年左右,人形機械人有望進入家庭「打工」。
(2025兩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