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Icon

 /  ENG

單元16 , 單元24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 單元3.2

科技賦能治城市病 雄安漸成新型城 政府工作報告促高標高質建設 遊客稱外地人泊車難

10-03-2025

雄安新區安置房周邊生活圈子方便,有家長形容「學校就開在家旁邊」。圖為雄安新區的兒童在幼兒園玩耍。(新華網)

雄安新區的回遷新房全部為精裝修房,室內設計風格現代,配置設施一應俱全。(王佩凡攝)

河北雄安新區第12批回遷安置住房目前已完成交付,1826套安置房涵蓋雄東片區的8個社區、39個住宅小區。根據規劃,當地把住宅建築高度劃分為24米、36米、45米三檔基準,相鄰的建築高度相近,避免因高度差過大造成天際線不和諧。(王佩凡攝)

【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並再次把「雄安新區」寫入報告,強調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每年兩會舉行日期,都臨近發展雄安戰略提出周年期,本報記者近日再探雄安,發現已有完備規劃的雄安新區,在科技「賦能」下開始展現新型城市的模樣。惟不少細節顯示,作為解決「大城市病」中國方案的這份答卷,仍有待繼續探索。

邁8周年 上月第12批回遷安置

被譽為「未來之城」的河北雄安新區,已經到了建設的第8個年頭。2017年4月1日,中央決定設立的雄安新區,從一張藍圖到高樓平地起,如今,第12批回遷安置住房的集中交付活動,也於上月24日開始進行。

社區人員提供的數據顯示,此次交付的1826套安置房,涵蓋雄東片區的8個社區、39個住宅小區,784戶共2784名回遷居民。交付工作分3天進行,回遷居民完成身分核驗、簽約繳費和鑰匙領取等手續後,平均只需20分鐘的時間便可入住新房。在雄安新區,回遷居民所領取的新房全部為精裝修房,室內設計風格現代,配置設施一應俱全。

記者在附近轉了一圈,無論是此次交房的幾個社區,還是此前兩年就已經交付的容東片區安置房周邊,購物、教育、生活圈子都非常方便。有家長形容「學校就開在家旁邊」,買菜的小超市也在樓下,就連辦公地點都在15分鐘的通勤距離內。

回遷戶讚生活方便

適逢春日艷陽高照,現場有多名長者在樓下曬太陽,親切地同記者打招呼。老人們講,除了雄安新區配套的幾座商場在距離上可能有些不便,平時的生活「非常舒坦」。同一棟樓的居民,很多是以前村裏的鄰居,經常呼朋引伴,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聊天,交流生活上的事情。

記者另發現,這次交房的雄東片區附近沒有對外營業的停車場,路邊也沒劃出停車位,路上經常可見交警正在對違章停車的車輛抄牌處罰。前往雄安新區遊玩的北京黃小姐說,外地人想要在雄安停車,確實不太便利。不過她亦不忘「點讚」稱,在雄安駕車體驗頗佳。

駕車行駛在雄安寬闊乾淨的道路上,遠處是高低錯落的城市天際線,沒有高樓林立,白色路燈整齊劃一,沿路住宅樓房紅黃相間,甚至房屋的坡頂角度都經過詳細的設計規劃,全部確定在25至35度這個範圍,兼顧防風防水和美觀安全。乃至於社交平台一些熱門雄安攻略提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雄安新區獨有的設計特色「都會點亮你的眼睛」。

「綠波帶」一盞燈長驅直進不容易

從京雄高速公路一路駛來,愈靠近雄安城區,就能看到愈來愈多的車輛匯集,大多數是新能源汽車。此前媒體曾介紹,駕車通過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樂安街「綠波帶」,只要通過一個綠燈,繼而時速保持在40公里,就能一路綠燈通行十幾個路口。記者體驗發現,綠燈時長10餘秒,要一路順暢並不容易。詢問技術人員才知道,AI在協助操控交通燈,一切還看現場情况。

「綠波帶」是智能交通管理名詞,依賴於沿路設立的大量高科技杆柱,通過攝像頭、雷達、5G基站等智能設施,採集馬路上的交通數據上傳雲端,數據中心分析後,隨時根據車流調整每個交通燈秒數,減少塞車情况。這條3公里的樂安街,曾是全國最長數字道路。目前「綠波帶」已在雄安的容東片區推廣試驗,投入近萬根高科技杆柱打造「不堵車的城市」。

「未來之城」之未來 尚待檢驗

這正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體現。而雄安的智能交通並不局限於馬路,近日在全國人大會議河北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活動上,雄安新區書記張國華透露,雄安正在建設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讓地上、地下、雲上三座雄安城共同生長。

在雄安新區規劃之初,便提出要建設「地下一座城」,除了約38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更矚目的是規劃建設愈2200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各住宅區的地下空間互連互通。為讓「地下城」通暢,雄安引入「北斗+5G」技術,讓地下和地上導航一樣方便。

建設8年來,雄安新區取得許多進展,也有許多仍在進一步試點中。「未來之城」的未來,尚待進一步檢驗。

明報記者 王佩凡 河北雄安報道

(2025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