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6 , 單元25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 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 單元2.4 , 單元3.2
【明報專訊】繼去年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任務後,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在全國人大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聚焦科技發展。報告要求,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並首次提及「具身智能」等領域,強調支持人工智能(AI)大模型廣泛應用,盡可能運用到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
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取得突破,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令AI成為今屆兩會熱話。今年報告共28次提到「科技」、40次「創新」。李強提到,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具體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AI+」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大力發展智能汽車 AI手機電腦
對比去年的報告,今年首度寫入具身智能和智能機械人,報告稱「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AI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具身智能」是將AI融入機械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報告起草成員:AI發展增國家信心
李強提到,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報告起草組成員陳昌盛昨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中國AI跑出了加速度,比如大模型DeepSeek的全球出圈,宇樹機械人在春晚上跳秧歌等,很多AI應用在加速落地,這對提升整個國家的信心、打開增長的新空間,帶來了新的動力。
不少人大代表看好AI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到具身智能,非常有前瞻性。他指,中國的人形機械人和具身智能,就像十幾年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早期發展階段,極具潛力;整個科技產業、資本產業在過去半年有明顯增強,「相信未來5到10年,中國的具身智能產業會像新能源汽車一樣,會得到巨大發展」。
多企業家讚科技潛力大發展快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中國需要加快構建國產算力平台上、完全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在教育、醫療、汽車這些專用領域,圍繞通用大模型打造產業生態。武漢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認為,中國需要搞好高科技,「作為科技工作者,不論是國有還是民營,都可以做得很好,DeepSeek就是例子」。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參與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分組會議時強調,抓科技創新,要着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2025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