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登入
單元15 , 單元16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 單元3.2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仍面臨複雜嚴峻形勢,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制定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是否「保五」引人關注。目前地方兩會預定今年該省經濟增長目標多為增長5%或以上,而中國科學院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兩端高、中間低」趨勢(年頭年尾高速增長,年中低迷),若各項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能有效落實、成效顯著,全國經濟增速有望達5%。專家表示,消費增長仍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如何促進民營經濟壯大、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亦是全國兩會備受矚目的議題。
粵料增長5% 藏「坐七望八」
今年省級地方兩會陸續結束後,31個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今年GDP目標均已出爐。大多數省份目標不低於5%,其中西藏盼「7%以上,力爭達到8%」,為全國最高。海南、內蒙古、湖北、重慶、新疆定於6%或以上。
經濟大省方面,前三名均預期5%增長。其中廣東約5%,江蘇和山東5%以上。這3省去年均有新突破,廣東GDP增長雖然放緩到3.5%,不過總量登上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台階,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江蘇GDP達13.7萬億元、增長5.8%,增量全國第一;山東GDP達9.86萬億元,按年增長5.7%,將成全國第三個「10萬億大省」。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鼓勵其他地區因地制宜、各展所長。排名前四的經濟大省粵蘇浙魯,今年GDP目標仍維持5%及以上,體現去年會議方針,帶動全國經濟回升向好。
若要達標,「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今年中國經濟工作首要任務,各地就此重點部署,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京吸2000億民企投資 滬擴「兩新」補貼
其中北京提出展開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並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總投資不低於2000億元。上海提出,加強擴展「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辦妥「五五購物節」、「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上海旅遊節、國際光影節等促消費活動,同時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全年投資2400億元。
山東將舉辦逾1000場「百縣千企萬店」重點促消費活動,推出10億元「優惠讓利政策包」,舉辦「歡樂元宵 購物嘉年華」、「過大年 逛大集」、「跟着電影去旅遊」等10項重點活動,同時支持各市發放消費券。
在國家層面,今年1月20日推出的「購新補貼」政策,將「國補」範圍從汽車、家電擴至手機等數碼產品領域。政策推出後,各地數碼產品商店人頭攢動。「國補」帶來消費熱潮,令許多商家加強促銷,帶動製造業訂單激增,有工廠甚至供不應求。
中科院料年頭年尾急增 年中低迷
各地經濟狀况匯總反映國家狀態,中科院近日舉行「2025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發布會,預測今年經濟增長將呈現「兩端高、中間低」態勢,預計全年GDP增速為約4.8%。若各項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能有效落實、成效顯著,今年經濟增速有望達約5%,預計消費將持續增長,仍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專家倡吸外國客 改善社福釋消費力
中科院數學院預測中心主任汪壽陽認為,國內消費推動力在於提升居民收入和改善居民預期。需求方面,要對中低收入群體給予補貼,可考慮發放消費券,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國人訪華旅遊;供給方面,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解決居民在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的後顧之憂,釋放消費力,另一方面要拓寬先進產品供給,推動擴展「以舊換新」,引導智能家電、汽車等消費品普及。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發布報告指出,北京預計將在全國兩會期間透露更多刺激消費政策細節,預計政策層面會繼續支持高科技製造業、房地產行業及民營企業。高盛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目標約5%,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目標從此前的3%左右下調至約2%,另外會發行特別國債2.5萬億元,預計約8000億至1萬億元用於「兩新」補貼。
另外,經濟專家認為消費推動經濟作用明顯。環亞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李文龍表示,去年中國經濟主要推動力來自消費,今年預計消費在措施推動下增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預計,今年在政策推動下,將有更多財政貨幣資源用於支持消費擴張,消費復蘇勢頭向好,內需改善支撐經濟增長。具體政策如何,明天拉開帷幕的全國兩會備受海內外期待。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2025兩會前瞻經濟增長)